天下文化-循環經濟 /黃育徵

天下文化-循環經濟

這本書拿到手就很期待,下班後迅速翻閱第一章,卻看到許多令人驚訝和不忍的事實。為了我們自己的生活環境,希望我們能夠將現行的線性經濟模式,轉化為高度使用及回收效率循環經濟模式。

<第一章> 循環經濟: 台灣再出發
 
- Fact: 過去50年來,台灣90% 以上能源及原物料仰賴進口,60%以上食物仰賴進口。
- 線性經濟 (Linear Economy): 特色是浪費原料,頭痛醫頭的破壞性經濟模式。範例就是台灣的代工業,仰賴低成本並產生大量廢棄物。
- 循環經濟對台灣的益處: 1) 避害: 減少對原物料的依賴,讓台灣經濟可以更獨立自主。 2) 趨利: 讓台灣擺脫代工宿命 (缺乏低價在地資源,及缺乏經濟規模的消費市場)。
- 思維: 1) "使用" 取代 "擁有" 的消費文化。 2) "製造" 延伸到 "服務" 的產業文化。 3) "相互依存" 取代 "獨善其身" 的 合作文化。
- Fact: 2030年 中產階級將會增加到49億人,將家具資源需求之浩劫。 尤其稀有金屬 (In, Pb, Zn) 這些電子產品常用到的,也將會在2030年面臨浩劫危機。
- Fact: 每年13億隻的手機市場,加速了揮霍型的經濟,和金屬的消耗,歐洲卻只有35%以下的手機被回收,且回收的處理都在發展中國家,用很粗糙的方式殘害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健康。65%為非正規回收的,都變成有毒的金屬廢棄物,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。
- 警語: 如果不改變現行的經濟模式,我們留給下一代的,不過是富裕中的貧窮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